粮食生产根本在耕地。去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高质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眼下正值春耕备耕时节,各地农用物资、油品需求量急剧攀升。中国石化相关企业勇担社会责任,提前谋划、积极行动,不仅为春耕备耕加“油”,确保农资原料稳定供应、农机用油及时配送,而且为春耕备耕添“绿”,推广环保农资产品和节能高效的用油方案,为高标准农田建设注入强大动力。本版专题展示中国石化相关企业服务春耕备耕的精彩实践。
本版文图由 薛 婧 范伊娜 张守军 陈思琪 俞 峰 高卫洪 翟瑞龙 刘玉福 姚 宁 刘礼珊 陈小梅 娄 巧 骆冬梅 金丹妮 李 燕 詹贵玲 张晓艺 姜明武 赵雨欣 卢晓俊 燕 荣 王 强 王向阳 苏杨秀怡 聂博雅 杨宏民 周 霞 资雪梅 郑新玲 周 剑 提供
硫黄作为油气田和炼化企业副产品,是生产磷酸一铵、硫酸二铵等磷肥的主要的组成原材料。中国石化近年来与国内多家化肥生产头部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每年直接供应化肥生产企业的硫黄量约占市场总量的20%。
农时不等人,春日胜黄金。眼下,春耕正在火热进行中,西南油气全力当好“粮草”先行官,保障春耕市场,截至目前累计为化肥生产企业供应硫黄10.7万吨。
作为高含硫气田——元坝气田的重要衍生资源,硫黄的生产和发运一直是西南油气春耕保供工作的重心。元坝气田硫黄产品以单质硫为主,含量高达99.99%,主要供应龙蟒、宏达、宜宾丽雅等川内外化工企业。元坝气田投产至今,累计产销硫黄283万吨,按原料产出比,相当于保障了社会供肥近700万吨,有力支持了春季农业生产,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贡献。
“每一袋出库硫黄都是承诺!”元坝净化公司总经理崔吉宏说。他们根据硫黄供应计划和液硫罐液位情况,统筹安排固硫、液硫生产任务和产销发运比例。严把安全生产关,从有序生产入库到平稳装车,再到精准计量、平安出厂,每个环节都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确保资料完整、数据准确。同时,加强智能化建设,引进液硫自动装车系统,装车效率提升30%以上,为物流运输按下“加速键”。
“硫黄是生产磷酸一铵的主要的组成原材料之一,高质量平稳供应对我们保障春耕供肥具备极其重大意义。我们11年来一直是西南油气的忠实客户,他们不仅产品过硬,而且服务非常周到。在化肥需求旺季到来前,他们就主动与我们沟通联系,了解需求情况,保障高品质硫黄的平稳供应。”
化学级异戊二烯属于碳五产品,是农药合成中的关键中间体,大多数都用在生产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除草剂、杀菌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等高效低毒农药。近年来,随着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农业的推进,市场对化学级异戊二烯的需求持续增长,中国石化与国内农药行业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开展战略合作,持续供应优质的化学级异戊二烯产品。
当下,春耕进入关键时期,上海石化积极做出响应市场需求,发挥产销研一体化优势,提前制订销售计划,及时作出调整生产运行,满负荷增产化学级异戊二烯,全力保障优质农药原料供应。
自去年12月起,春耕农资进入储备期。上海石化提前部署,做好市场研判,加强与客户的沟通交流,及时作出调整化学级异戊二烯产品营销售卖计划和生产运行计划,有力满足了客户采购需求,增强了客户黏性和满意度。
今年以来,面对一直增长的春耕农药原料需求,上海石化生产、质量、销售等部门加强协调联动,优化化学级异戊二烯生产方案,加强精细化操作,严抓现场巡检质量,对冷凝器等重点设备开展专项排查,抓实防冻保暖各项措施,保障碳五联合装置高负荷安稳运行,实现化学级异戊二烯稳产高产。该公司加强产品质量管控,严格执行生产的基本工艺标准,做好取样分析,推动化学级异戊二烯产品量质齐升。他们还持续优化产品灌装计划,严格落实专罐专用、专车专用,合理调配运输车辆和装卸人员,并提供“一对一”服务,为下游客户稳定保供优质农药原料。今年前三个月,该公司生产的4324吨化学级异戊二烯实现满产满销,同比增长8.7%。
“我们与上海石化的合作始于上世纪90年代。多年来,无论是产品研制小试还是批量生产,都得到上海石化的全力支持。在春耕等特殊时期,他们还为我们开辟了‘绿色通道’,优先提供原料,保障了我公司农药的稳定生产。”
聚乙烯作为煤化工企业的基本的产品之一,是生产农用地膜的主要的组成原材料。中国石化聚焦可回收地膜进行攻关,开发的34GL高强耐候膜专用料强度大、韧性好、透明性好,能经受光照、风雨、细菌等造成的综合性破坏,具有防老耐候、加工稳定、绿色环保、回收率高、增亩产等特点。
今年初,新疆尔自治区昌吉州政府计划持续开展34GL高强耐候膜循环产业链全流程示范工作,并向昌吉州各县、市、区下达了34GL高强耐候膜40万亩铺设任务。
针对客户提出的提高耐候膜专用料熔指以提高农膜加工速度的需求,中天合创全力满足,第一时间调整工艺,于1月成功试产出熔指为2的34GL高强耐候膜专用料新产品,拉伸性能比之前极大的提升且成膜速度更快、效果更好。每台机器一天可多产约200公斤地膜,耗电量也有所节省,且覆盖使用360天后可回收,机械回收占比超过95%,显著优于市场同种类型的产品,有助于解决地膜污染难题。
春耕期间,该公司依据农用膜需求量增加的情况,第一时间调整生产计划,科学制定生产方案,开足马力生产,确保农膜料稳定供应。同时,落实精细化管理,优化生产流程,降低生产所带来的成本反哺下游。此外,该公司还多次派人赴新疆走访调研,了解客户使用情况,及时作出调整生产实现用户特色化需求。经深入推广、一直在改进,34GL高强耐候膜受到当地农户青睐。截至目前,该公司34GL高强耐候膜已产销逾3万吨。
“近年来,新疆地区34GL高强耐候膜的铺设率逐年上升,为从源头上减少农田‘白色污染’贡献了力量。”中天合创运销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我家种的2450亩棉花,全都铺设了中天合创生产的0.015毫米34GL高强耐候膜,增温、保湿效果非常明显,且秋收后旧地膜可回收处理,能够显著改善土壤质量,预计棉花每亩产量能比2023年多30公斤。”
PBAT是己二酸丁二醇酯和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的共聚物,既有较好的延展性和断裂伸长率,也有较好的耐热性和抗冲击性能,还具有优良的生物可降解性。PBAT生物可降解地膜使用后可在田间土壤微生物作用下自行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无须回收。
人勤春来早。眼下正值春耕时节,石化企业不仅为春耕加“油” 赋能,而且积极为春耕添“绿”。
仪征化纤以PBAT制成的生物可降解地膜,在堆肥环境中经过约180天的自然降解,能够完全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实现对环境的友好回归,可有效解决“白色污染”问题。该公司生物可降解材料攻关团队强化科学技术创新,在内蒙古、辽宁、四川、江苏等地推广中国石化“善解”PBAT生物可降解农用地膜,因地制宜开展科技攻关。“我们会围绕不同的作物需求和生长条件,精心调配地膜的配方,以确保其可降解时间的个性化,助力农户提升产量和收益。”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此外,“善解”PBAT生物可降解地膜还助力农业种植新技术创新。春耕期间,利用该膜料在辽宁盘锦应用的水稻覆膜种植技术,取得节水、增产、少用化肥、农药减施等成效,助力科技兴农、绿色兴农。
“应用以PBAT生物可降解地膜为材料的水稻覆膜种植技术后,我们每年能节省大约30%的化肥、接近50%的除草剂和30%的农药,每亩地能节省近300元的成本。”
春耕备耕时节,中国石化销售企业立足农业需求,构建全方位服务体系,全力保障农业生产。针对农用油品供应、农资配送、非油服务等关键环节,销售企业在加能站设立“绿色通道”,开展“送油到田”行动;推出农机专属优惠卡,切实降低农户用油成本;联合专家提供技术指导,实现“加油+采购+咨询”一站式服务。从资源保供到技术赋能,中国石化以高效、便捷、创新的服务模式,助力春耕生产提质增效。
“每年春耕收到中国石化加油优惠的消息时我就特别踏实,不用担心加不到油,也不用担心油品质量不好。加油还有优惠,省下的油费正好为春耕添置更多农资,每一分实惠都能落到实处。”——浙江嘉兴新塍镇天福村农户江先生
近日,浙江嘉兴石油IC卡客户经理裴宁接到关于今年农机用油最新优惠措施的通知后,迅速将此信息传达给各加油网点,并通过短信向去年享受过优惠的农户发送了最新的油品供应和优惠政策。
春耕期间,嘉兴石油积极响应“优农惠农”服务要求,早谋划、早部署、早落实,对市内所有从事农业生产的机械提供优惠供油方案,确保农机用油优先保障、偏远村镇优先配送,以及紧急需求优先响应,全力支持春季育苗工作。
“我的承包田里大小机器不少,一年下来能省下1000多元。”王店镇种植户张师傅凭借身份证、农机车辆驾驶证在附近加能站免费办理了农机加油“三优卡”,可在嘉兴市内200余座加能站享受3%的加油折扣及优先加油等服务。此外,嘉兴石油与润滑油公司合作,同步推出机油优惠互促活动,为农户提供农用机油优惠、用油指导、优先配送等服务。
为了更好地服务农户,嘉兴石油针对位置偏僻或加油不便的农户提供小额配送服务,针对农机专业合作社等大客户提供预约免费配送服务,针对直分销客户提供就近提油服务。在提高春耕期间供油效率的同时,显著提升了用户的满意度。
“春耕离不开农机,农机就靠柴油!中国石化的柴油供应充足、稳定,对我们完成春耕播种太关键了。在春耕大忙前,安徽蚌埠石油的志愿者不仅帮忙检查农机的油路系统,还细心指导我们如何正确用油。感谢中国石化为春耕提供了贴心、到位的服务!”——安徽蚌埠五河县种植大户陈先生
安徽蚌埠石油积极履行央企职责,全力以赴做好春耕保供工作,在确保油品稳定供应的同时,推出一系列增值服务,为农业丰收奠定坚实基础。
以充足油品,为春耕“加油”。蚌埠石油提前与市政府相关部门对接,全面收集春耕期间的关键信息,如农耕时间、农机使用数量和预计用油规模等,并通过大数据分析与精准预测模型制定油品供应方案,提前增加重点区域加能站的柴油库存,动态调整油品结构,优先保障春耕油品资源供应。
以贴心服务,为春耕“护航”。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组建11支“春耕突击队”,与当地农机部门合作,了解农户具体需求,“一户一策”建立客户档案。通过线上线下渠道宣传专项优惠活动,开辟春耕用油绿色通道,提供预约加油服务,安排“错峰”加油减少等待时间,确保农户及时用上放心油。
以多元举措,为春耕“赋能”。延伸服务链条,开展“送肥下乡”“送油下乡”等活动,在农村网点便利店设立惠农专区,销售农机手及农户所需的毛巾、手套、方便面等日常用品。在8座司机之家、27座爱心驿站为农机手和农户提供休息、用餐等服务。在距离城区较远的加能站推出延长营业服务,方便周边农户夜间加油,让他们在忙碌的春耕中感受到温暖和关怀。
“感谢中国石化加油站的员工在农忙时把柴油送到田间地头,不但节约了我的时间和成本,还提高了春耕效率,能让我多干几亩地的活儿。”
随着春暖花开,河南省自南向北逐渐进入春耕农忙时节。河南南阳石油筹备了2万吨农用柴油和3000吨化肥服务春耕生产,多措并举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确保农户顺利开展春耕工作。
为保障春耕用油,南阳石油提前做好资源计划衔接,合理安排库存,优化调运方案,强化预警机制,重点做好农用柴油的资源供应。在春耕时节,南阳石油在农村国省道沿线座农机专供加能站,在加能站开辟农机加油绿色通道,成立了30支送油小分队。农机手只需拨打电话,员工就能快速把柴油送到田间地头。此外,该公司全力做好物流配送,优先对38座偏远农机专供站进行油品配送,截至目前已配送超8000吨油品用于春耕生产。
南阳石油还为种田大户和农机手提供农资化肥销售配送服务,在化肥质量、售后服务、技术指导及优惠政策等方面给予支持。
“谢谢中国石化为我们带来的农业技术专家,有了他们的指导,我们施肥、用药心里更踏实了,今年肯定是个丰收年!”
近日,在吉林市昌邑区桦皮厂镇平安村,吉林市石油零售管理部的孔令鹏与特邀的中化化肥技术专家共同为村民们举办了一场“春耕技术讲座”,现场互动频繁、气氛热烈。
吉林市石油立足乡村站点,加大资源调配和化肥销售力度,深化与村镇合作社的合作,特别是与中化化肥长期合作开展“两化携手,服务三农”活动,为农户提供科学选肥用肥知识培训,以及病虫害防治专业指导,帮助农户科学种植。
开春不久,吉林市石油便召开春耕助农保供启动会,邀请技术专家参与,从技术指导等多方面统筹协调资源,持续拓展服务内容。建立企地联动工作机制,提供下乡培训送技术、化肥订购送货上门、跟踪农户使用体验等便民服务,搭建直达田间地头的绿色通道,为农户带来切实的便利和实惠,保障春耕工作顺利进行。
目前,吉林市石油已在超40座加能站开展了化肥销售业务,充分利用网点布局、地理位置及属地关系等优势,将加能站升级为农资补给站,并利用朋友圈和企业微信客户群进行化肥销售宣传,帮助客户解疑释惑。该公司不仅在售后跟踪农户使用体验,而且提供购肥优惠和送货上门服务,为农户提供便利与实惠。今年1~3月,吉林市石油化肥销售额已超830万元,完成全年化肥销售任务的90%。
春耕时节,中国石化销售企业以科技赋能农业服务,构建智能化保障体系,助力现代农业提质增效。依托成品油二次物流集中智能调度系统,贵州石油将传统经验型调度升级为智能算法驱动,提供精准高效的油品配送服务;云南曲靖石油推出无人机施肥、田间技术指导等服务,全力保障春耕生产。中国石化以智能化、数字化手段重塑农业服务模式,既为农户降本增收,又推动传统农业向智慧化转型,为粮食安全与乡村振兴注入创新动能。
在春寒料峭的贵州安顺山区,一辆满载柴油的小型油罐车缓缓驶入紫云育苗基地。加能站经理于先江通过手机APP查看实时配送订单:“这一单是为水稻插秧机准备的,借助加载销售配送预警模型的二次物流系统自动匹配了最近的配送站点,节省了近30分钟的路程。”这种精准高效的配送服务,正是贵州石油利用数字化手段支持春耕保供链的缩影。
为满足春耕用油需求,贵州石油优化春耕保供机制,深化应用成品油二次物流集中智能调度系统,以数字化手段提升资源配置和网络服务效率。基于对历年春耕用油需求的分析,贵州石油梳理了各乡镇春耕用油集中加注点,并组织180辆柴油车投入保供工作。为垫高农耕区柴油库存,全省加能站被划分为14个网格单元,结合加能站液位仪实时数据、历史销售曲线及油罐车定位轨迹,构建起“小时级”销售配送和库存预警模型,将传统经验型调度升级为智能算法驱动,不仅优化了车辆运行效率,而且确保了春耕保供站点始终保持高液位、高库存,保证油品供应不中断,农机车辆到站即可加油。
针对农机分散作业的特点及春耕时间紧迫等问题,贵州石油进一步优化销售配送和库存预警模型,增加了小额配送专列,农户可通过电话或企业微信预约,站长则将用油信息集中导入,实现春耕用油的数字化统筹配送。在送油下乡、送油到户、送油到车、送油到农机的同时,贵州石油还采用车载GPS定位和智能锁控系统加强运输监管,严格把控春耕油品的数质量。
贵州石油着眼乡村振兴长远需求,站在数字农业的新起点上,加速推进保供链向全要素服务升级。一方面,进一步优化智能调度系统,提升预测精度和响应速度,确保油品供应的稳定性和及时性;另一方面,加大与农业部门、农机合作社的合作力度,通过大数据分析精准对接农户需求,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为春耕生产保驾护航。
“以前我们最担心的就是柴油供应不及时,导致耽误农时,今年有了贵州石油的数字化配送服务,油罐车提前就位,加注过程又快又准,完全不用担心油料短缺的问题,给我们的春耕生产帮了大忙!”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云南曲靖迎来了春耕的关键时期。为了更好地助力春耕生产,云南曲靖石油及时召开春耕助农保供启动会,建立企企和企地联动工作机制,推出包括无人机施肥、田间技术指导在内的多项服务措施,全力保障春耕工作顺利进行。
今年以来,曲靖石油统筹多种营销资源,联合当地化肥企业和无人机飞控团队创新推出“无人机+化肥”营销套餐,不仅提供无人机播种、施肥及打药除虫等服务,还针对不同农田的具体情况推出“一田一策”定制化方案。无人机能够依据预设路线全自动作业,并实时监测农作物生长状态,使作业效率提升了近7倍,化肥利用率提高了约20个百分点。
此外,曲靖石油与当地农业局深入合作,组建了两支农技专家团队深入田间提供“点对点”技术服务。在采集田间数据的基础上,根据灌溉、养分、病虫害、作物生长等方面的数据制定出详细的田间管理方案,为农户提供精准的技术指导和支持,让春耕“新”中有“数”。同时,曲靖石油将市内3个重点区域内的10余座加能站转型为便农惠农物资补给站,上架尿素、高氮复合肥等农资商品,并推出“油肥套餐”,提供“加油+购肥”一站式保供服务。
“这是我第四年到中国石化买化肥了,往年买了化肥之后要提着30斤重的塑料桶去地里施肥,费劲,还容易踩到苗。今年中国石化新推出买化肥送无人机施肥服务,看着无人机施肥时连边边缝缝都覆盖得恰到好处,我心里特别踏实。经过专业人员的检测,无人机施肥的化肥利用率比人工撒施高了近两成,这意味着我们可以用更少的肥料收到更好的施肥效果,既节省了成本,又保护了环境。”
春雷惊蛰,万物生长,春耕正当时。中国石化着力打造强大民生保障力,将工业力量化为润泽田野的春雨,用科学技术创新架起服务“三农”的桥梁,以绿色理念守护沃土良田的生机,谱写了工业反哺农业、责任浇灌希望的春之序曲。
粮食安全的根基,在沃土,更在现代化的工业支撑。当普光气田、元坝气田的硫黄生产线轰鸣不息时,当以上海石化产品为原料生产的农药洒向田间时,人们看到的不只是原料与产品的流转,更是一家央企对国家战略的坚定托举。耕的“时”与“势”,关乎收的“丰”与“歉”,中国石化通过构建高效保供网络,以“抢农时就是守国本”为信念,将产业链优势转化为粮食安全的坚实屏障。
与时俱进,科技助力。在齐鲁石化柴油装车区,质检员手中的检测仪闪烁着科技之光——硫含量小于10ppm(1ppm为百万分之一)的超净柴油,让农机作业更为环保;在洞庭湖畔的稻田上空,无人机划出智慧农业的弧线,将“一键送油”的便捷与精准绘入新时代的农耕图景。中国石化正以“数智化”手段重构农业服务生态:加能站化身会测算的“田间补给站”,无人机施肥覆盖百万亩耕地,农技服务通过云端直达农民身边。这些创新不是冰冷的科技秀,而是对“谁来种地”“怎样种好地”的时代之问的温暖回应。
服务春耕,要有“硬实力”,更需“软情怀”。在东北黑土地上,印着生物降解地膜使用指南的农技手册,被农户们称为“会呼吸的说明书”;在赣南丘陵,加能站里的农艺师视频课堂,让脐橙种植难题化解于千里之外;在各地,农机手“绿色通道”24小时待命,送油小队跋涉山间田野……从“卖产品”到“送服务”、从“保供应”到“传技术”,这些场景折射出中国石化服务理念的深刻转变。春耕时节,中国石化的服务是与农户心连心的体现,也是国有企业与人民群众血脉相连的最佳注脚。
绿色是春天的象征,也是中国石化的品牌底色。在长江经济带的试验田里,使用B5生物柴油的拖拉机正悄然改变着农业的碳足迹,生物柴油可减少6%的碳排放,可降解农膜让白色污染变成绿色希望。这些突破不是实验室里的数据游戏,而是写在广袤田野上的生态宣言。当稻田里的青蛙与生物农药和谐共生,当黑土地因绿色农资焕发新生,人们看到的是企业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践行。
春华秋实,岁物丰成。中国石化人在春耕时节用脚步丈量责任,以技术诠释担当。这份担当体现在“农资供应不断档”的庄严承诺里,闪耀在“送油到田头”的为民初心中,凝结在“减碳护生态”的绿色追求上,展现出新时代国有企业服务国家战略、心系民生福祉的立体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