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在艰苦的环境下奋斗很可能结果并不理想
来源:乐虎 发布时间:2025-04-03 16:15:16有些人长期在艰苦的环境下奋斗,相信逆境可以磨练人的性格,可以成就人才。但这样艰苦的环境很容易把人磨得没有个性,甚至弄得人丧失了斗志,很可能结果并不理想。 大学生毕业以后找不到
服务热线:010-82912186
有些人长期在艰苦的环境下奋斗,相信逆境可以磨练人的性格,可以成就人才。但这样艰苦的环境很容易把人磨得没有个性,甚至弄得人丧失了斗志,很可能结果并不理想。
大学生毕业以后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就去送外卖,说是“骑着马找马”,但最终并没找到“好马”,而是在送外卖的过程中看到了人世的沧桑,看到了世态炎凉,也就没太多斗志了。还有的大学生到工厂拧螺丝,干时间长了就觉得乏味了,但仍然找不到好的出路。所谓的逆境中成才,仅仅是鼓励一些年轻人要正视周围的环境,要在不利的环境下奋斗,力求突破。但社会给予年轻人的机会并不多,尤其是权贵堵死了年轻人的上升通道,弄得很多大学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就更别提没有读过大学的年轻人了,很难在逆境中脱颖而出。很多人在艰苦的环境下奋斗,只是为了多挣一些钱,甚至卖命工作,而如果出现危险的时候,连后悔的机会都没有。明明知道挖煤有危险,但还是有很多人到矿井下去挖煤,若发生煤矿瓦斯爆炸,或者出现煤矿坍塌事件,很多挖煤工就会被埋在地下。但他们抱着侥幸心理,还很自信,以为好运会降到自己的身上,而且在艰苦的环境下奋斗会获得好的结果。除了多挣一些钱,就非常有可能得病,而真的得了尘肺病,却没人管了,他们只得把挣了的钱大把地扔到医院。明明制药厂的车间有粉尘污染,但有的年轻人还是要去干这份工作。长期工作下来,就非常有可能被药物粉末污染,有可能得病。但他们找不到好的工作,只能到这样的车间去工作。有的年轻人只是工作一两年,挣点钱就离开了,还是认为身体重要,不能拿命换钱。
社会主流意识形态要求人们正视艰苦的环境,而且要求年轻人在艰苦的环境中奋斗,力求突破。但这种意识形态并没有正视造成艰苦环境的原因,没发生追问,也没有诱导年轻人去追问。本来年轻人是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未来,应该拥有好的工作,也应该有持续奋斗的勇气和活力,但他们偏偏要面对艰苦的环境。为何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呢?因为资本已经完全渗透进社会各个角落,把各种事物都作价出售,连同人命和贞洁都可以作价出售,就更别提其他的事物了。只要有需求就会有市场,有市场就会有生产,有供应。资本完全渗透进教育,把教育打造成赚钱的产业,最终弄得大学不断扩招,大学生人数激增,也弄得社会优质岗位日渐稀少。权贵把持社会优质岗位,不肯出让,致使大量的大学生到底层打工,要长期忍受艰苦的环境。说好的人人平等的社会原则呢?说好的公平公正的理念呢?说好的劳动者最光荣呢?似乎只是停留在口头上,停留在宣传方面,而真实的环境却不容乐观,大量的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只能到低端产业链去打工。当他们在低端产业链奋斗时间很久了以后,就会发现了自己的能力有限,已经完全变成了体力劳动者,而大学学的那些知识和技能完全用不上,等于被投资教育的资本欺骗了,也被教育欺骗了。
没人理解他们,也没人听他们说话,因为他们似乎已经完全失去了话语权。心理学家认为,人是环境的产物,非常容易被环境影响,或者说环境塑造了人的性格。倘若一个人长期在艰苦的环境中奋斗,就很容易被环境同化,而不会脱颖而出。就像一个清洁工,每天辛勤劳动,把大街扫得非常干净,即便扫一辈子也是个扫大街的,并不可能会成为官员,也不会成为国企的干部。进入低端产业链打工的年轻人也是如此,即便再辛苦,也仍然不能成为企业领导,不能成为都市白领。因为优质岗位已经被权贵长期把持,不可能让他们轻易获得。他们在艰苦的环境中奋斗,就会被环境影响,被环境同化,甚至完全认同这种艰苦的环境。上升无门,晋升无路,没钱没权,怎么说都不是理想的境地。即便他们努力打拼,一天打好几份工,也不一定获得好的结果。因为人的精力有限,即便是年轻人,也有一定的精力限度。倘若每天都打好几份工,弄得精力透支,就很容易得病,得了病之后到医院花钱,得不偿失。
很多在艰苦的环境中奋斗的年轻人失去了理想,也失去了对生活的趣味。甚至很多在低端产业链打工的年轻人找不到对象,结不了婚,因为他们没太多的钱买房子,也不能买汽车,当然也就找不到对象了。尤其是成年男性,没钱没权就很容易打光棍。成年女性还好一点,能够找到相对好一点的对象,甚至有的出卖色相挣钱。在这个笑贫不笑娼的时代,女人从事了特殊职业,并不算丢脸的事儿。无论是在工厂拧螺丝的年轻人还是在洗浴中心工作的女青年,都算是低端产业链打工的人。他们凭借勤劳的双手挣钱,但结果并不一定是最好的,很容易长期在低端产业链工作,也就成了社会底层人。那些奉劝毕业的大学生进入低端产业园打工的人大多居心不良,只是要引导大批毕业的大学生进入低端产业链,为工业发展作出贡献,却没考虑他们为何需要读大学,没考虑他们自己的感受。倘若一个读了大学的学生,毕业以后回到村办工厂打工,等于学霸给昔日的学渣打工,人们又会作何感想呢?应该控制资本的肆意扩张行为,应该消除特权阶级,实现人人平等的社会理想。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资本已经渗透到社会,甚至控制了所有商品的生产和销售,控制了所有的服务,进而控制权力系统。如此一来,特权阶级就会长期存在,长期控制社会优质岗位,致使绝大多数年轻人都进入低端产业链打工,最终为资本发展提供大量廉价的劳动力。但年轻人被艰苦的环境同化,失去了理想和信念,最终变成了面目模糊的机器人。他们整天工作,失去了思想,也失去了独立人格,身体还不健康,因为他们读书时期没有经过长期的体能训练,教育为了安全起见已经剔除了高强度的体能训练项目,最终弄得年轻人身体不合格。如此一来,年轻一代就在艰苦的环境中长期奋斗,结果不一定理想,也非常容易被环境同化,变成面目模糊的一群庸庸碌碌的人。看看年轻人胡乱花钱的现象,再看看年轻人整天刷手机的现象,就知道怎么回事了。